儿童玩桌游的意义主要在于“付出”
我们中国人似乎很在乎许多事情的“意义”而非它本身单纯的乐趣,好在儿童桌游这种事物,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儿童文化娱乐产品,或曰素质教育角度的“轻教育”“寓教于乐”,因为本身具有较为厚重的内涵和底蕴,带给儿童的除了“快乐”还真的有“意义”。
意义就是既有眼前价值,又能更加深远的好东西。
之前我们曾经写过很多次儿童桌游对儿童身心和思维发育方面的促进效果和作用原理,本文进一步探讨一下这种“玩耍”的意义——我们就是要有意义地玩。
其实儿童玩桌游获得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享受付出的乐趣。
能够——是的,儿童玩桌游必须付出智力、付出情绪,儿童桌游给了儿童“付出”的机会。
也许很多人认为“索取”才是胜利的象征,“得到”才能有乐趣,因此许多儿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被家长(有时候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和老师不停地“灌输”爱与知识。
这么多的爱与知识,被硬生生地大量灌注给儿童的心灵和精神乃至身体,并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他们必须自己消化了这些灌输的内容,它们才有可能成为养分滋养他们的精神。
儿童是人类而不是填鸭,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是确定是独立的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有自己的主张,如果想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具有自理能力将来能够独立自主的人,那么从小就要给他自主的机会。
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爱与知识当然是好事,但是假如想让这些爱与知识真正产生作用,被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必须让它们“循环”起来,否则他们就都是“死的爱”和“死的知识”。
付出爱的本质就是付出自己对他人、对事情的友善和耐心,付出知识的本质是运用智力,付出智力思考。
这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付出能力,儿童桌游给了儿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机会,来付出这些,让情绪与智力产生循环,落实在实践中,吸收消化。
能被付出的爱和知识,才是知识,能付出的过程说明他们是“真的有”“真的会”,否则就跟许多老师说的一样,有些儿童学习的时候可能都会,就是考试不行,考试也是一种智力付出,只不过是纯粹的抽象知识的付出。
具体的付出能力不行的人,抽象的付出能力一定也不行,而儿童在整个儿童期(至少12岁以前),根据儿童心理学中阶段发展规律理论的指点,其实都是在具体运算和极为初步的逻辑运算阶段,也就是说12岁之前都是需要通过“儿童桌游”这种具体实践形式来不断地获得“付出”情绪和智力的机会(因为这个年龄段做不了真实社会中的事情),不断地练习和体验这种具体的付出,从而启蒙抽象付出的能力萌芽。
只是不断地被“灌输”,没有在实践中“付出”和“输出”的机会,那么收到的所有东西,无论是爱还是知识都会像消化不了的石头存在胃里一样,对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
现代都市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多发高发低龄化也跟这个因素有关,在农业生产为主的生活方式中,生活节奏是比较“慢”的,儿童日常参与社会和劳动实践的机会是比较多的。
换句话说,儿童有更多地机会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之中,这样他们付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不会积压在他们未经消化的身体、头脑和心灵里,他们有足够的周期进行“付出”“交换”和“消化”“吸收”,容易成长得更为健康。
儿童桌游,有可能成为都市儿童能够获得适合他们的“具体生活”的一剂解药,弥补现代都市生活方式中的信息爆炸对儿童的大脑和心灵造成的“信息积食”效应。
所以说,从付出这个需求而言,儿童桌游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有了可以“付出”自己能量的机会,这样才能腾出“空杯”的心灵来盛放新的信息。
于是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做到对父母和老师的唠叨和灌输能够做到“充耳不闻”,因为他们无论是身体、大脑还是心灵,都已经满到快要爆炸了。
玩桌游的“付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卸下这些信息重负的绝佳机会,很遗憾许多儿童至今仍然不能拥有这样的机会。
其次,谈一下“享受付出的乐趣”。
为什么付出会有乐趣?
除了付出是一种机会能够把自己积压的“信息重负”给卸下来之外,“付出”可以带给儿童真实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能够令人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儿童桌游,是一件必须“付出”才能学好玩好的东西。付出智力、付出专注力,同时玩伴之间彼此的互动会令儿童付出情绪——一个小小的桌游活动,需要调动到诸多人类高级层面的智识能力。
作为智慧生物人类而言,“付出”其实比“索取”更有乐趣,因为索取的本质并没有成长的成分,甚至会造成倒退,而玩桌游的付出方式本身就意味着“智力活动的练习和进步”。
“付出”是一个过程,真心实意地经历这个过程会让生活更加具有“真实感”,真实的东西无论是舒适还是坎坷,会一点一滴地积累出“活着的充实感”,这种质感对所有人都有意义,包括儿童。
“付出”是具有长足的可持续发展的深远行为,而“索取”甚至“收获”都是短暂的、浅近的瞬时行为,同样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也是同样,付出令人获得积极的深远的满足,索取带来浅近的瞬时的满足。
人如果习惯了浅近的瞬时的东西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人一生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如果在发展时期就没有任何付出的习惯和能力,哪怕在其他方面表现再好,未来也是岌岌可危的。
因为“付出的能力”才代表真实的能力,只有真实的能力才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可以换算成生命过程中的成就满足感,也可以换算成金钱货币。
因此索取或者获得只是一个结果,人终其一生是要靠“付出”活着的,如果一个人在人生早期建立不起来“享受付出的乐趣”这种能力,习惯了“以付出为痛苦”,那么这种痛苦很可能就伴随终生,不管这个人有多么令人艳羡的职业、学历和技能。
通常,付出能力弱的人,更加不容易获得真实的能力,因为没有一样“真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许多教培机构通过教育服务,让家长看到“教学成果展示”,以为儿童通过训练具备了某种技能。
但是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技能是很难“有效输出”的,因为那些东西更多地是某种“特定环境下的表演”,比如“机构控制范围内的舞台、教室”等环境,这种表演只有自己的父母才会认真欣赏认同,并没有真实的价值,它们不是真正的“付出”。
真正的付出是独立思考然后做出决定,去解决问题,去执行行动,然后面对可能理想或者不理想的执行效果,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判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这才是真正的付出了智力,而能够付出的智力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智力。
儿童桌游提供了真实(人都是真的)而且安全的环境,这种情绪上、智力上的付出,并不使儿童感到疲惫,相反儿童桌游的特性会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尝试执行并解决问题——这是所有儿童都特别渴望有机会做到的。
儿童桌游的规则是抽象的,执行的行动是具体的——这种事物完美结合了理论和实践学习的全部练习需求外表还美观。
因为付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在付出的同时,无论是处于何种阶段和水平的儿童,都能真切地体会到“我思故我在”(当然儿童并不会想到这句话),会具有更多地“存在感”和“价值感”,也会让他们更加热爱生命和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健康的“付出”带来的底气和幸福感。
通过玩桌游,让儿童能够有机会学会享受付出的乐趣——就是儿童桌游最为深远的意义。